CH / EN

屈姑集团All Rights Reserved.   
鄂ICP备10001773号-1
网站建设:中企动力 宜昌

      鄂公网安备

       42052702000140号

一粒花香的朝圣

浏览量
【摘要】:
对秭归的印象,始于数年前的学生时代,班上有许多秭归的同学,在他们的口中,小城温婉,朴实,悠闲,静默。想象中,它应该是一幅水墨丹青。后来,因为文字的因由,去过秭归两趟,却都因为时间关系,来不及细细打量它。这个四月,再一次去秭归,现实与回忆便有了勾连。  此行不看繁华与热闹,单单看看山水,闻闻花香。  看山看水,饶不过归州。而曾经的归州,如今成了历史,那些随着岁月山环水饶的时间明证,已随着三峡大坝的崛
  对秭归的印象,始于数年前的学生时代,班上有许多秭归的同学,在他们的口中,小城温婉,朴实,悠闲,静默。想象中,它应该是一幅水墨丹青。后来,因为文字的因由,去过秭归两趟,却都因为时间关系,来不及细细打量它。这个四月,再一次去秭归,现实与回忆便有了勾连。
  此行不看繁华与热闹,单单看看山水,闻闻花香。
  看山看水,饶不过归州。而曾经的归州,如今成了历史,那些随着岁月山环水饶的时间明证,已随着三峡大坝的崛起而永沉水底。昨日的喧闹,过往的沉寂,需要细细的打捞,才能在时间的丢失里,寻找夕日的水映三千峰。几爿残缺而古老的城墙,无声的倾诉着过往的沧桑。一些遗落在人间的故事,跳跃着,翻滚着,以有声或者无形的传播,让我们明了一座小城的迁徙与保留。一定有无数个浆声灯影里,一路的水波粼粼,一船的肥鱼鳞鳞。小小的船头,坐着幸福的小女子。彪悍的阿哥,甩一曲山歌,便唤醒了昏昏欲睡的城市与灯火,那一路长长细细的波纹,与两岸耸立的群山相映成趣。时间在我们的心里各自百转千回,转身我们是太小太小的过客。
  山水之外,脐橙是饶不过去的一个存在。
  上溯上溯,去王家桥村。
  这是秭归一个朴实而普通的村落,沿途花香弥漫,让人喜不自禁,深深一嗅,是橘香的味道,霸道的,娇羞的,浓淡相宜的,不请自来的。这一路风尘一路巅簸,因为这阵阵橘香的相伴,反而显出了有趣与活泼。该怎么说呢,这个小小的村庄,远离城市的喧嚣,空气明净,气象万千,放眼望去,除了碧绿还是碧绿。而这一粒粒的小花朵,就那么不惹人眼的开在了房前屋后,开了满坡。这种阳光下的明媚生发出无限的感染力。我看见,村民在阳光下悠闲的笑谈,那些家长里短,谷子稻子,大豆白菜的话题,衍生出生活的莲步轻移。而这种舒适,就是上天的匠心独运,是需要生活物质的厚实与踏实垫底的。上苍大手一挥,说这里山水丰盈,清风绵绵,有独特的山地气候和峡江小气候,就把脐橙这种美好的物种,寄生在你们这里吧。于是,这里的库区温室效应与湖光山色,便成了脐橙的理想生长之所。它们与王家桥村的人们守望相助,共渡春秋。一年四季,枝头满满当当,纽荷尔、伦晚等不同品种的脐橙挂满枝头。村里还建起了专业合作社,发展了观光产业,成为了大型国际农业集团“屈姑集团”的产业基地。专业化的介入,必然带来生活富裕程度的提高。他们用真诚与善意打包村民柑橘的收成,村民只需科学种植,时间一到,脐橙就能换回一年的好日子。
  从一粒花香出发,穿山越水,抵达生活最本质的落脚点,这是生命的善意,也是劳动最本意的表达。其实,何止是王家桥村受惠于脐橙的恩泽,养育了世代的儿女。在秭归,脐橙就是一张低调而金光闪闪的名片。全县三分之一的人口靠脐橙发家致富。
  两千多年前,屈原写下千古诗篇《橘颂》,诗中的秭归脐橙遗世独立的品质与不易迁移的品性,也寄喻着屈原自己高古清透的人格修养。而脐橙这种穿越岁月长河的树木,就像屈子上下求索,不改初衷的秉性。如今,这一粒小小的花朵,已开花结果,变成五湖四海不同语种不同皮肤的“我们”口中一道美味的享受,成为屈姑集团流水线上的一瓶果醋,一勺果酱,一杯橙茶,成为精心酿造走向海外的“索莱斯”。
  一粒花香,它从远古出发,转山转水转光阴,从容抵达与它心性相通的屈乡山水,与人类,与生活,与土地保持亲密关系,从此相濡以沫。这,也是朝圣路上的一种。